異鄉尋味- 各國餐廳文化體驗

【Funky節奏下的尼泊爾風情】- Funky Monkey
由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尼泊爾調酒師 Gurung Dammarsing (Dipen)創立,店名以Funky 表達音樂與節奏的悠閒氛圍;Monkey 象徵玩味 十足,配上尼泊爾的特色美食。這次來到佐敦的 分店,也可以留意英國設計師人手繪畫的猴子畫 像。在整個輕鬆氣氛下品嘗尼泊爾風味。
創辦人Gurung Dammarsing(Dipen)曾在香港本地的雞尾酒比賽中獲勝,憑著調酒和餐飲的經驗,在2016年開設了 "Funky Monkey Bar & Restaurant" 將自己家鄉菜的理念實現,俘虜客人的味蕾。
Funky Monkey 共有三間分店,位於佐敦、尖沙咀及東涌。店如其名,店主希望餐廳能帶來好動猴子一般的活力,帶本地人去探索尼泊爾美食的風味以及雞尾酒的魅力。

【來自船街的西班牙菜】- 22 Ships
今天來到這間位於灣仔船街22號的西班牙餐廳,名字簡單直接,就叫 22 Ship。 2020年進行翻新後,主打一系列由總廚Antonio Oviedo創作、以西班牙不同地區美食為藍本的新派傳統tapas,配搭以西班牙葡萄酒、水果酒和經典街頭飲品為主的酒單,將西班牙的特色菜式帶到香港。主廚會細心地與每一枱客人交談,問他們對菜式是否滿意。他希望透過與客人溝通,不斷改良改進,令香港人更了解西班牙的飲食文化,同時希望讓客人有置身西班牙旅行的感覺。
餐廳會在社交媒體介紹菜式和食材特色,也會定時舉辦一些活動,例如週末午市會限定提供紅蝦海鮮飯和西班牙葡萄果酒,屬於西班牙家人聚會的傳統佳餚,展現了當地飲食文化的一面。
#尋味餐單: Txorizo Croquetas | Padron Peppers | Red Carabinero paella | Grilled locally-sourced whole turbot bilbaina | Rubia Beef
The name of 22 ships is derived from the store located at 22 Ship Street in Wan Chai. After being refurbished in 2020, it will focus on a series of new traditional tapas created by head chef Antonio Oviedo and based on the cuisines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Spain. Paired with a wine list featuring Spanish wines, fruit wines and classic street drinks, they will combine Spanish characteristics.

【探尋尖沙咀韓國街】- BANCHAN
尖沙咀景點林立,在金巴利道附近有一個特別的小社區——韓國街。七十年代中開始有韓國人來開店,一開始是一些雜貨店,為當地的在港韓國人提供日常所需 。不久就有韓國人來開餐廳,或許同鄉在異地都喜歡聚集的關係,這裡慢慢變成了在港韓國人的小天地。直到 2003 年後,韓流興起,香港人更加關注韓國文化,韓國美食也不例外,因此韓國街就越來越為人熟知。
其中韓國泡菜店可算是這裡最具韓國特色的店舖了,店裏幾十款醃漬:辣白菜、辣魷魚泡菜、醬油蟹、醃蘿蔔乾等陳列在玻璃櫃裹,林林總總,色彩繽紛。櫃上面賣著韓式飯卷等小食。而且這裡的店舖許多貨源都是直接韓國進口,風味地道,不少韓國僑民都愛光顧。
韓式泡菜店「BANCHAN」: 提供超過50款韓國傳統醬菜、醃製食品,每天由自家廚房製作,醃漬的大部分食材如翠玉瓜、蘿蔔,都是由韓國進口。
新世界超級市場 : 幾乎是這裡最大最有名氣的韓式超市 販賣韓國的零食、餃子、午餐肉、即食麵等。小編推介這裡的人蔘雞湯包,非常滋補,還有魚漿串,柚子茶都是地道的韓國國民美食。
韓國雜貨店 : 在港韓國人開的店,出售許多韓國進口的雜貨,讓你彷彿置身韓國當地的小店。
In Tsim Sha Tsui, there is a special small community near Kimberley Road - Korea Street. In the mid-1970s, Koreans began to open stores. At the beginning, they were grocery stores to provide daily needs for local Koreans in Hong Kong.
Soon there were Koreans opening restaurants. This plac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mall world for Koreans in Hong Kong. It wasn't until after 2003 that the Korean Wave rose, and more Korean restaurants entered here, and they became more and more well-known.
Among them, the Korean kimchi shop can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Korean shop here. There are dozens of pickles in the shop: spicy cabbage, spicy squid kimchi, soy sauce crab, pickled dried radish, etc.

【走進清邁居民區,泰北米芝蓮咖哩面】- Khao Soi Mae Manee
毫無疑問泰國北部相比曼谷或者南部會更易感受泰國文化,眾多寺廟,而且少數民族部落或者蘭納泰王朝的宮殿遺址無一不讓人著迷。
這間麵店坐落於清邁北邊居民區內部,街道較窄不建議開車前往,由古城搭Grab大概十幾分鐘。來客大多是當地居民,中午已坐滿餐廳,需於門口暴曬大概10分鐘才能入座,各位可以錯峰前往。
整個餐廳只有咖哩麵可供選擇,不過麵條種類和澆頭都極多,如米製的棵條,冬粉,金邊粉,泰式公仔麵等,可任君選擇。當中最推薦黃色雞蛋麵! 選配上豬肉,雞肉, 牛肉和泰式米腸,並跟餐贈有青檸,生洋蔥及醃菜解膩。儘管已經熱到暈,但麵的賣相還是會讓人極有食慾。
湯底微黃有薄薄一層層紅油,只見炸完的雞蛋麵鋪滿面上,湯底微甜混合九層塔和香料的復合香味,雞蛋麵質地較輕口感軟滑,且吸附很多湯汁,一啖落去口感極有層次,後味嘗出淡淡輕甜椰香。
Khao Soi Mae Manee
地址:18Chotana Road, Chang Phueak, Chiang Mai District, Chiang Mai
營業時間: 9am -3:30pm

【從南非到香港,祖傳50多年的酸種麵包 】-Baked
我是個段由南非開普敦隻身來港的麵包師傅Zahir, 在中環蘇豪區開了一間小店Baked。他的祖傳酸種手工麵包,除了有豐富的配料, 還包含了一份人情味和遠走他鄉的麵包夢。Zahir從南非帶來的酸種,也是源自埃及,家族培養了49年,用來做麵包,表皮 更脆,酸香濃厚,口感會更煙韌。生於南非一個烘焙世家的他,祖先是埃及人,六代也是麵包師。從小他便喜愛守在祖母身邊,幫手搬麵粉,搓麵糰,十來歲便親手焗出第一個麵包。
尋味餐單: Mushrooms on Sourdough (OMG) | Pan Fried Brioche | Open Steak Sandwich(Big Boss)

【帶你走進香港「小菲律賓」】- 中環環球大廈
中環環球大廈樓高27層,三樓以上是甲級寫字樓,但三樓以下則別具風格,是環球商場(World-Wide Plaza) 人稱 「小菲律賓」,走進去就有置身於馬尼拉的感覺。 每逢星期日,這裡都是人頭湧湧,是每一個菲傭的小天地。
World-Wide House, which has been in business for 40 years, is located in Des Voeux Road, Central. Building height 27th floor, below the third floor is World-Wide Plaza Known as "Little Philippines". Southeast Asian grocery stores, specialty snack shops, as well as the Bank of the Philippines. Every Sunday, the Filipino maid buy daily necessities and send things home. They has established their unique small community there.
#尋味餐單: Proben | Banana Cues | Puto at Kutsinta

【瓦落落市場的奇遇,泰北獨有的豆糊麵】
去泰國玩我想應該沒人會不買手信,如果清邁剛好是你旅行的一站,那麼恭喜你能以貼地價得到泰國手信。瓦落落作為這個城市較大的本地市場,坐落於蘭納古城東北角,於眉平河以西,建築風格類似唐人街,至今仍留存許多黃金鋪及藥材店,爾金香鋪和南北雜貨等也都保留了昔日的中文招牌。可由此招牌下方進入瓦落落市場,從色彩和氣味,從果脯到魚乾數量誇張。打卡的同時又可以準備嗮手信,能放肆的與老闆砍砍價也是本地的精髓。
當你來到商場的地下半層,你將吃到泰北獨有的豆腐麵。香港人食豆腐花或糊狀食物會加糖,但嚟到泰國嘅豆腐或糊狀就用鼓油整。
麵上厚厚蓋了層像啫喱一樣的豆糊,再撒上大量花生碎香蔥醃菜和佐料。豆糊初聞幾乎沒有味道,只有淡淡醃菜發酵的味道。將面混合攪勻,口感像是輕盈的啫喱,合著香料和豉油的複雜調味,多吃兩口豆類特有的醇香充滿口腔。
當地人還有另外一種吃法,先用勺子將面搗碎,讓豉油能滲入豆糊,最後用勺子一勺勺舀著吃,風味類似口感卻不同。
地址:Wichayanon Rd, Tambon Chang Moi, Mueang Chiang Mai District, Chiang Mai 50300
價錢:60 BTH

【曼谷唐人街,人氣烤魷魚攤】
黃昏時的唐人街,道路兩邊華人社區式的建築被勾上金邊,建築有6 70時年代的,也有後來模仿的,古典建築的榫卯還在,只是仿製品的裝飾線腳透著一種塗料感的空虛。夜幕低垂,疫情下整個城市散發著一股垂頭喪氣的輝煌。
來到曼谷唐人街最大的,也是最多人排隊的烤魷魚攤,視覺衝擊還是挺強的,近乎半人高的魷魚堆在烤爐邊,將魷魚分了7個部分分開售賣,價格也從20到
100泰銖,魷魚都用冰堆著,所以並沒有蒼蠅亂飛的情況。
聞著碳火炙烤的焦香,站等了大概兩三個字,烤完後會切成小段,配上泰國特有的紅綠辣椒醬,並佐以香菜在碗裡拌好。魷魚肉看落非常厚實,表面微焦混合辣椒醬的清爽香味,肉質爽脆彈牙,魷魚嘴相比魷魚須更有嚼勁,有點費牙。最驚喜的是魷魚脆骨,類似雞軟骨,脆彈中還帶些軟糯,不過醬汁實在很辣。
地址:209 ตรอกอิศรานุภาพ ถ. เยาวราช แขวงจักรวรรดิ Samphanthawong, Bangkok 10100
營業時間:12am開始黃昏時的唐人街,道路兩邊華人社區式的建築被勾上金邊,建築有6 70時年代的,也有後來模仿的,古典建築的榫卯還在,只是仿製品的裝飾線腳透著一種塗料感的空虛。夜幕低垂,疫情下整個城市散發著一股垂頭喪氣的輝煌。
來到曼谷唐人街最大的,也是最多人排隊的烤魷魚攤,視覺衝擊還是挺強的,近乎半人高的魷魚堆在烤爐邊,將魷魚分了7個部分分開售賣,價格也從20到
100泰銖,魷魚都用冰堆著,所以並沒有蒼蠅亂飛的情況。
聞著碳火炙烤的焦香,站等了大概兩三個字,烤完後會切成小段,配上泰國特有的紅綠辣椒醬,並佐以香菜在碗裡拌好。魷魚肉看落非常厚實,表面微焦混合辣椒醬的清爽香味,肉質爽脆彈牙,魷魚嘴相比魷魚須更有嚼勁,有點費牙。最驚喜的是魷魚脆骨,類似雞軟骨,脆彈中還帶些軟糯,不過醬汁實在很辣。
地址:209 ตรอกอิศรานุภาพ ถ. เยาวราช แขวงจักรวรรดิ Samphanthawong, Bangkok 10100
營業時間:12am開始

【中環體驗異國風情】
位處中環,鄰近大館,一進門就會被華麗的 中東風幾何圖案的牆壁吸引,整個裝潢設計 都是以中東的建築風格為主,非常有異國情調。黎巴嫩菜講究新鮮,因此許多菜式以蔬菜 為主。肉類則喜歡用羊肉,因為黎巴嫩認為 吃草的羊是最潔淨的動物。
Located in Central, adjacent to the large hall, you will be attracted by the gorgeous Middle Eastern geometric patterned walls as soon as you enter the door. The entire decoration design is based on the Middle Eastern architectural style, very exotic Lebanese cuisine pays attention to freshness, so many dishes use vegetables mainly. For meat, lamb is preferred, because Lebanese believes that sheep are the cleanest animals.
標題 2

【德國夫妻在澳洲開設懷舊咖啡店】- Toffee Cafe
不管在哪個國家,市中心地段的租金都十分昂貴,但在西澳珀斯竟然有一對德國夫妻在這個商業繁華的鬧市中開了一家超迷你的德國咖啡店 - Toffee Cafe!
小店藏身於一個人流稀疏的商場,店面一共只有三張桌子,就算坐滿最多也只能同時容納七位客人。一進去會先被它的黑白格仔桌布、紅磚圖案牆壁、舊式收音機擺設和德國風景畫等所吸引,有種置身於歐洲當下的感覺!
他們其中一個招牌菜是手工香腸,配上獨有的咖哩配汁或芥末醬,深受客人歡迎!而我的最愛是這款匈牙利紅燴牛肉,鮮紅濃郁的醬汁用上了辛香的紅椒粉、紅酒和蕃茄煮成,加上完美燜煮的牛腩,完美地豐富了整道菜的層次。另外我大力推薦外加他們的自家製麵條,外面很難有機會吃到的!
這家店彷彿有種魔力,會讓每個進來的人不管認識與否都會自然地聊起天來,謝謝老闆給予的這份親切感,讓人更有信心去融入澳洲社會,勇敢迎接在異鄉的第二人生。
地址:Equus Arcade, 200/580 Hay Street Mall, Perth WA 6000

【加拿大巷間小店,品嘗海鹽焦糖雪糕】
這間位於Edmonton的巷間小店Made by Marcus,遠遠就能聞到像雞蛋仔一般的香氣!他們的waffle是店內自製, 創辦人Marcus擁有Food Science+Nutrition的學士 學位。從牛奶開始就嚴選食材打造每一款美味且 獨特的雪糕!除了10款經典口味以外 每個月定期更新4種期間限定口味,嘗試了兩款6月的期間限定:熱情果羅勒+杏仁Ganache(法式巧克力醬) $6.5CAD 和經典口味:曲奇+海鹽焦糖$6.5CAD
Edmonton冬天很長,有時甚至5月都還會下雪在這個「Winter-City」當中,6月才開始回暖,陽光普照下,淡淡的青草香味,配著甜甜酸酸的雪糕,令人暫時忘卻疫情帶來的緊張,亦暫時平復了思鄉的情緒。
地址: 10426 82Ave Nw, Edmonton, Alberta, CA

【粉紅復古風打卡聖地,一嚐地道斯里蘭卡菜】- Hotal Colombo
Hotal Colombo 明明是餐館,何以取名為「酒店」?一切源於當地人想為平民食堂營造瑰麗形象,才刻意用“Hotel”或以當地發音拼寫的“Hotal”命名,其實歡迎所有人來吃喝相聚,久而久之,成為了親切而富人情味的代名詞。餐廳由主廚和斯里蘭卡本地人 Gisela Alesbrook 掌舵,門口的櫥窗擺滿了當地的調味醬和零食,小編初初誤以為是一間裝潢漂亮賣零食的雜貨店。
Hotal Colombo 為香港帶來了斯里蘭卡風味。這家餐廳以科倫坡的平等主義餐館為藍本,將食客帶到這個淚狀島國的繁華街道上。斯里蘭卡的日常食堂通常被冠以富麗堂皇的名字,例如“大酒店”(或根據當地發音的酒店)。用餐時你可以感受到所提供的食物發自內心烹調,帶有對家鄉美食的懷舊和喜愛,很有特色。
Hotal Colombo 的食物會讓那些去過斯里蘭卡的人回憶起在斯里蘭卡所吃的食物,而對於那些沒有去過斯里蘭卡的人來說,它會加入你旅行清單。

【愛丁堡一嚐法國情調】
法國菜,一般予人感覺高貴、浪漫,蘇格蘭不乏法國餐廳,而今次這間位於愛丁堡Broughton Street的L’escargot Bleu Restaurant。該餐廳裝修簡約,播放輕快的地中海旋律,宛如置身於斯特拉斯堡的橫街小酒吧。經過服務生簡單的介紹後,我們選了地中海魚湯及鴨肝醬作為頭盤,鹿肉及Monk Fish為我們的主菜。魚湯濃郁,味道豐富,配以法式麵包,帶出濃湯鮮味;傳統鴨肝味道較重,廚師悉心安排鮮菜與果凍啫喱,使兩者中和;壓軸的主菜,鹿肉以炭烤,微燶的外皮鎖起內裡的肉汁,焦香的味道配上果醋的甜酸,帶出了鹿肉的厚感,省去紅肉的負擔;Monk Fish肉質如龍蝦肉,廚師刻意配上龍蝦汁,以假亂真,卻令嘗者目眩神暈。法國菜總能令人體會到尊重食物自身的優劣,巧妙的利用不同配菜和調味將食物本身優點無限放大的特點。
一邊品味著法式料理的細膩,一邊欣賞街外愛丁堡的石刻和建築,彷彿置身於法國和蘇格蘭源遠流長的歷史河流中,回想起蘇格蘭曾在史上得到短暫的獨立,受惠於英法百年戰爭期間,地理上法蘇令英格蘭腹背受敵,因此有著幾百年的古老同盟;隨著蘇格蘭併入英格蘭為聯合王國後,縱然同盟隨之失效,一國兩地的關係卻變得千絲萬縷,這可從二次大戰時戴高樂在英國時的演講時體現出來。餐後來杯葡萄酒也好,威士忌也好,在濛濛細雨的英國天空下,那些來自香港的外邦人在磚瓦下圍爐避雨、相沫以濡。

【100年前的相遇: 日本X秘魯Fusion菜】-TokyoLima
中環擺花街的這間Fusion菜餐廳,第一間日系秘魯菜(Nikkei) 帶入香港的餐廳,而這種煮食文化已經有過百年歷史。 說到Nikkei菜,日本和秘魯相隔千里,是如何結緣的呢? 百多年前,一戰之後,日本經濟低迷,導致大量日本人 選擇移居秘魯,因為思念家鄉的美食,於是就衍生了日 本揉合秘魯的煮食文化。
TokyoLima is a late-night restaurant and bar serving Nikkei cuisine in the atmosphere of a buzzing Izakaya.
Over 100 years, Nikkei cuisine derived from Peru’s large Japanese population and melding of both cultures. Nikkei brings together Japan’s love for fresh seafood and delicate flavours with the punchy heat and colourful zest of Peru.
#尋味餐單: But l tiradito | Grilled beef | Tuna & watermelon tartare

【Albany復古別墅,體驗澳洲輕旅行】
近年香港流行Staycation, 澳洲也不例外,受疫情影響沒法出國旅行的朋友紛紛開始在本地尋找特色住宿來延續這份Hoilday Mood。
這次到訪的是一家距離珀斯市中心開車約四個半小時,位於南部Albany的復古別墅。在網站上最先吸引的是那個大大的廚房和傳統的壁爐!能夠在這個充滿歷史文化的建築物內吃著牛扒,喝著紅酒,點燃壁爐,二百多澳幣一晚很值了。
牛扒做法:
1. 先用橄欖油、蒜頭和迷迭香腌一下牛肉,在下鍋前才灑上鹽和胡椒粉。
2. 用大火燒熱鍋後,把整塊牛肉的四邊輕輕煎一下,目的是把肉汁鎖住,肉質才不容易乾。
3. 之後把牛肉放進預熱好的烤箱中以180度烤30分鐘。最後把牛肉取出,靜止10分鐘再切成合適的大小。因為肉剛離開鍋的時候溫度還是很高並在收縮,如果馬上切開肉汁就會流得整盤都是,因此這個步驟十分重要。
大家訂Staycation的地方時,不妨都選擇有煮食功能的住宿,放著音樂、和另一半一起準備晚餐,小酌一杯,聊聊天,看看電影,某程度上也是寫意的「輕旅行」。

【辣椒 X 檸檬 X Taco,墨西哥菜必叫小食】
8 five 2 Restobar 位於尖沙嘴天文臺道的一間墨西哥餐廳酒吧。一般墨西哥餐廳都常以酒吧形式營業。因為墨西哥的NACHOS,Tacos等菜式十分開口,用以佐酒小食十分匹配。
墨西哥飲食的精神大概就屬辣椒和檸檬。無辣不歡的墨西哥人,利用新鮮辣椒可以調製成各式醬料搭配前菜、湯品、主餐甚至於水果與甜食。辣椒的原生地,是位於墨西哥與中美洲地區,透過哥倫布傳回歐洲並推廣至世界的其他地方。墨西哥菜式習慣佐以各式新鮮辣椒醬提味。生辣椒加水打成辣椒汁,或再加上各種蔬菜,如牛油果、洋蔥、香菜、番茄、胡蘿蔔等等。
另一項不可或缺的元素,還有綠色小檸檬擠出的新鮮現榨檸檬汁,豪爽地灑在入口前的食物上,才是墨西哥人熟悉的家鄉味。亞洲社會的主食普遍以米飯為主,但墨西哥人的主食則為黃色的玉米餅(Tortilla de maíz)為主。玉米與辣椒一樣,都是墨西哥的原生種植物,更是墨西哥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兩項農作物。
8 live 2餐廳的食物都是以玉米,辣椒,檸檬組成。當中最常見的小食被稱為塔可(taco)的圓形夾餡玉米餅,幾乎 24 小時都可以在墨西哥城各個角落,找到販賣塔可的路邊攤販或是店家,它可以是早餐、午餐、晚餐、甚至於半夜止飢的宵夜,是墨西哥人必食的糧食。
8 five 2 Restobar
地址: Shop 2, G/F, 8 Observatory Road, Tsim Sha Tsui , Hong Kong
Apply Today
This is a Paragraph. Click on "Edit Text" or double click on the text box to start editing the content.
123-456-7890